医学教育网slogan
24小时客服热线:400 650 1888
您的位置: 医学教育网 > 医学社区 > 酸甜苦辣从医路 > 正文

医生要有一双“B超手”?

俗话说:“德不近佛者,不可为医;才不近仙者,无以为医。”一名好医生,必须兼具高尚的医德和高超的医术,二者相辅相成。北京儿童医院的贾立群凭借精湛的技术,创立了患儿家长口中的“贾立群牌B超”。而在青大附院,85岁高龄的张默道却有一双神奇的“B超手”,不用借助B超仪器,用手摸摸就能判断出病情,她将传统医学的“望、扪、叩、听”融会于临床。

张默道1930年出生在一个医学世家,父亲张纪成是留美归来的医学博士,是我国医学外科的奠基人之一。姐妹6人中有4个是外科医生,一个是内科医生。父亲是抗日战争时掩护八路军作战的抗日英雄,父亲救死扶伤、坚韧不拔的精神深深感染着张默道。她在4岁时就立志做一名医生。

1946至1949年,张默道就读北京辅仁大学特别生物系。1949至1953年,张默道在青岛山东大学医学院攻读医学系,1952年来到当时的山大医院。

文革时,张默道曾14次被派下乡。割麦子、砸石头、修沟渠,她都干过。亲身经历了乡下医疗缺医少药的困境,没有医疗器械,她却一次次完成了几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——用绣花针给摔伤的老人缝合裂伤的头皮。有一名农民尾椎骨长了一个像大尾巴的肿瘤,因为害羞拒绝到医院去做手术,为挽救患者的性命,张默道在患者家的土炕上为他做了局部肿瘤切除术。土枪走火在一名农民的肚子上留下了60多个弹孔,没有无影灯,她就在汽灯下为他手术,缝合肠子上的弹孔200余针;麦田里,正在收割的农民兄弟患上了胃穿孔疼痛难忍,情况危急来不及转院,她就以课桌为手术台实施手术……

特殊年代的经历,张默道没有半句抱怨。“感谢那些经历,让我成了一个接地气的‘草根医生’”。长期在艰苦条件下,没有医疗设施辅助,张默道在实践中摸索总结,日积月累,练就了“B超手”。一位年逾七旬的女患者经常肚子不舒服,做了各种检查也没查出病来,就慕名找到了张默道。张默道摸出患者的腹部有“肠形”,确诊为结肠癌;一名中年男子遭遇车祸出院后仍持续发烧,张默道叩诊时发现了患者腹部不易觉察的浊音,当场为患者做腹腔穿刺,证实了她的判断——脾被膜下出血……

有这样的高超医术,张大夫却不肯做“百元专家”。她看9元的专家号,细致地解答每位病人的问题,每天接诊20名患者,她常常看到12点半。看不完病号,她不肯吃饭不肯下班,有时会持续到下午两点多。“不做多余的检查,不开没用的药,不发生误诊、漏诊。”这是患者们对她的评价。

有不少民营医院开出高薪酬想聘请张默道坐诊,她都谢绝了。 “我不愿多开药、多开检查单,我不能去。”在张大夫写的病历上,你会看到了许多手绘的病变位置图。“我第一次就诊,张大夫就给我画出来病变位置在哪儿,往哪转移,我还是第一次遇见有大夫画图解释的,她写的病历字迹工工整整,就连饭前还是饭后吃药,建议什么时间复查都写在上面,不用等你拿了药再回来问。”隋女士说,有一次她对自己病情有疑问,在家花一个星期时间写了满满一大张纸的问题来问张默道,两个人面对面说了半个小时,张大夫逐一把她的疑问解开,自始至终都和蔼、认真。

85岁的年纪,她在专业上却从没落伍,她自费订阅医学期刊,密切关注着最前沿的国内外顶尖技术和医学动态。坐诊的时候,一位病人犹豫着问张默道,等她复诊的时候能不能还到张大夫这里看病,张默道微笑着温和地告诉她,只要自己身体状况允许,她会一直坐诊下去。

一双普通的手,一个平凡的人,成就了一项伟大的事业。张默道无疑是一名好医生,是百姓需要与点赞的医生。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,我们不可能要求医生完全根据传统医学的“望、扪、叩、听”进行疾病诊断,也不可能要求医生都得练就一双“B超手”,这不现实也不科学。但试问,现在医院里的医生有多少人还会去“望、扪、叩、听”?

各种仪器已经取代了医生的这一行为,但它应该消失吗?传统医学的“望、扪、叩、听”融会于现如今的临床中不是能更好的诊断疾病吗?“望、扪、叩、听”“ B超手”不仅仅体现的是医术,更是一种人文关怀!

相关资讯
编辑推荐
    • 免费试听
    汤以恒 执业药师 药学专业知识二 免费试听
    免费资料
    医学考试 备考资料包
    高频考点
    报考指南
    模拟试卷
    复习经验
    立即领取 立即领取